她是2020屆院優秀畢業生,成功跨專業考取中國傳媒大學數字媒體專業,本科期間多次獲得優秀學生獎學金,還曾獲杭師大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、“青創·啟航”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、杭師大第九屆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大賽二等獎、中國第十屆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大賽二等獎、中國大學生健身健美秋季錦標賽健身模特二等獎,她就是來自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162班的戚琪。
跨專業考研上岸,為人生打破局限
事實上,除了對知識的探索欲和好奇心,戚琪對考研也有另一方面的打算,她解釋道:“現在的就業環境對我們會有更高的學歷要求,所以我覺得與其先工作之后再考研,不如抓住在學校的時光,有穩定的學習環境和好的學習資源,再加上大把的學習時間和學習精力,用最合適的時間做最有效率的事情。”
有了跨專業考取設計學、藝術學相關專業的打算后,戚琪就一直對中國傳媒大學有所關注,了解到數媒藝是中國傳媒大學首創的專業且各方面綜合實力也不錯,她決定報考該校的數字媒體藝術專業。
戚琪的考研選擇跨越了院校選擇和專業選擇“兩座大山”,這意味著她需要更多的勇氣和堅持,最終,時間證明了這正是戚琪身上熠熠閃光的地方。
看準自己的短板,做有計劃的“傾斜”
在戚琪看來,相比報考數字媒體的藝術類考生,她在本科時學到的技術實現方面的知識是自己作為“工科生”所具有的優勢,但是,戚琪也清楚地看到,在藝術修養上的短板是她考研路上的更大阻礙,“所以我必須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彌補與本專業考生的差距”。
為了在考研期間更有效果地復習,同時彌補自己在藝術知識上的漏洞,戚琪較早地進入考研的狀態,以為復習安排足夠的時間。同時,她會根據學科的難易程度,以及自己的水平,有計劃地去做一些“傾斜”,“比如,我跨考的話專業課會薄弱些,每天就會花五到六個小時去學習專業課,我英語和政治基礎還可以,花費時間就相對較少。”
文科的論述題型,需要儲備大量的理論知識和案例去論說觀點。因此,除了研讀考研大綱提供的參考書,去知網上檢索、閱讀大量的論文,總結論文的寫作方法和研究方法外,戚琪還關注了很多公眾號,她會利用碎片時間去讀質量高的文章,再將有用信息整理成電子版的筆記,方便復習時反復查看。
百日重學,是對自己的決定負責
不過,戚琪馬上調整了心理狀態,“當時應該很多人都挺崩潰的,但是我覺得既然堅持了那么久,放棄了會有點不劃算,而且大家相當于同一起點重新開始,所以就沒有太過焦慮。”她思考如何在最短時間內重新找到學習節奏,盡量讓之前學過的內容為她所用,并重新根據考試大綱中的具體內容更有針對性地復習,“哪個時間段效率最高就把最重要最難的學習工作放在那個時間去做,然后就是專心去做好一件事,保持注意力集中”。
戚琪把這段時光稱為自己的“百日重學”經歷,她一直相信:“學習沒有捷徑,既然定好了目標就要對自己的決定負責,也是對自己負責。”
與數字媒體的結緣,由一個熱愛出發
“任何長期的堅持都是出于自己的興趣和喜好,更何況是考研這樣辛苦和枯燥的事情。只有你真正感興趣并且喜歡,才會投入更多去了解去深究,才會樂在其中。”戚琪坦言,正是處于對藝術的興趣和熱愛,她才能一路堅持。
戚琪攝影作品
中國第十屆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大賽(右一戚琪)